网站首页 协会新闻 协会简介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行业资讯 会员名录 紫砂文萃 协会论坛 联系方式 |
|
||
宜兴紫砂概述 | ||
作者:admin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3516 更新时间:2009/6/3 | ||
紫砂器,又称“紫砂陶”,简称“紫砂”,一种以特殊陶土制成的陶器。出自我国东南的江苏宜兴,所用陶土,为一种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,由水云母和高岭土、石英、云母屑、铁质等矿物成分构成,主要化学成分有氧化硅、氧化铝、氧化铁、氧化钙、氧化镁、氧化锰、氧化钾、氧化钠等,颜色有多种,被主要分成紫泥、绿泥和红泥三种,泛称“紫砂泥”,可单独烧制成陶。因含铁、硅量较高,烧制后多呈紫红色,故称“紫砂器”。它始于唐宋,风靡明清,迄今未艾,是我国继唐三彩之后又一次誉于世的古老陶艺。 (一)紫砂器的起源 “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华。”——梅尧臣《宛陵集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》 所谓“紫泥”,即是紫砂泥,而“砂罂”、“紫瓯”,则均为用紫砂泥制成的器具。至于羊角山宋代窑址,南北走向,宽约十米,长约十几米,属于小型龙窑,窑侧有砖垛两排,砖属北宋中期,出土的紫砂器残片(图1),有壶、罐两种,以壶为大宗,既有圆器,也有方器,复原之,有高颈壶、矮颈壶和提梁壶等,器呈紫红色,据测试,其确为紫砂泥。 至于羊角山宋窑出土紫砂器的造型工艺,并不是一般陶瓷的陶轮拉坯成型工艺,而是采用紫砂器独特的泥土镶接成型工艺,另外,器物里外无釉,均明显为紫砂器特征。据考察,该窑的年代始于北宋而盛于南宋。 上述,由于有种种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的出土,人们才广泛认为紫砂器发 于北宋的。 不过,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,就目前考古发现而言,紫砂器是始于北宋,但就文献记载而言,确似乎还更早。早在唐代,茶圣陆羽《茶经·之用》有曰:“熟盂,以贮熟水,或瓷或沙,受二升。”“熟盂”,即盛沸水之盂,“瓷”当是瓷,而“沙”,按照上面对宋代史载的解释,则应为紫砂泥,“或瓷或沙”即是或用瓷土或用紫砂泥制成的熟盂。也就是说,在唐代,紫砂器已经出现。在对北宋紫砂器残片的研究中,人们有一种认识,即认为此时的紫砂器已经很成熟,其起源似乎还应更早,说“羊角山的发现暂时可以把茶和砂陶的碰撞定在北宋,但谁都知道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回合要比这早得多。”唐代,目前虽无紫砂器遗物的发现,但我们知道,宋之前,宜兴的陶业一直都很发达,据考古调查,宜兴地区的古窑址,自汉至唐,一直绵延不断,有汉代的川埠乡和西山前的窑址群,有六朝的南山北麓汤渡村和均山的青瓷窑群,有唐代的涧 古龙窑址,等等。唐代,宜兴的陶业很发达,又地产紫砂泥,而文献既然有记,所以紫砂器出现的“第一个回合”可能就是这个时候。 |
||
文章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
网站首页 协会新闻 协会简介 行业资讯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后台管理 |
版权所有: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花盆分会 Copyrights (c) 2005-2009 www.cnflowerpot.com Allrights Reservered 地址:宜兴市丁蜀镇芳溪村 电话:0510-87436635 苏icp备05032135 http://www.cnflowerpot.com E-mail:web@cnflowerpot.com |